发布时间:2024-08-29 高新区研究中心
一、新型生产工具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指示器”
党的二十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全局出发,明确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4年1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讲到: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根据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言,生产力的内涵是指“生产能力及其要素的发展”,这是社会制度变迁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纵观三次工业革命,生产能力及其要素都是经过了长期孕育的量变积累阶段,到发生质变、生产效率发生革命性提高阶段,从而形成全球范围的新生产力形态。
这种由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的生产力要素优化组合而产生了质变的新生产力形态,正是新质生产力所描述的核心要义。
劳动资料以技术含量更高、科技属性更强的新型生产工具为代表,是新质生产力形成的重要“指示器”。不同历史时期的新型生产工具,是反映该时期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其创新和应用往往直接推动当时生产力的快速提升。
比如,18世纪60年代以来,以蒸汽机、发电机、计算机的发明为代表的三次技术革命直接改善了生产工具,代表的是当时的新质生产力,其应用和发展以全新动力推动了产业的彻底革新和转型。
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局势深刻变化、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全球产业链重组、供应链重塑、价值链重构不断深化,我国经济持续保持高速增长面临一定的挑战。与此同时,我国在新技术领域的积累突破以及生产要素的创新配置又为产业的转型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在这样的背景下,亟需探索新的发展“动能”来撬动经济社会的持续高质量发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进一步推动生产力变革和生产关系重塑的基础,是引领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战略目标的新“动能”。
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要更加重视新型生产工具的创新和应用。新型生产工具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体现和载体、是新质生产力的动力源泉,生产工具的科技属性强弱是辨别新质生产力和传统生产力的显著标志,更高技术含量的生产工具将直接推动生产力的提升和社会的进步。
二、创新积分制为新质生产力提供重要的生产工具
创新始于技术、成于资本,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需要金融“活水”的灌溉,特别是资本市场的支持。发挥资本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积极作用,离不开新型的科技金融政策工具。
“创新积分制”是以国家高新区管委会为工作载体、以企业创新能力量化评价为手段,精准施策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的新型科技金融政策工具。通过评价企业研发投入、研发团队、知识产权等核心指标,以及承担项目、获得奖励支持等辅助指标,得到企业创新积分,从而量化评价企业创新能力、精准支持企业创新。是创新高新区科技企业评价工作方式方法、精准识别企业质态、增强优质企业发现的重要抓手。
创新积分制不走传统“给项目”“批牌子”的老路,通过积分精准识别和有效发现研发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企业,主动为其增信授信,引导技术、资本、人才、公共服务等各类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是践行新质生产力内涵的现实范本。
新质生产力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新质生产力作为生产力新形态,其发挥作用的过程就是具备相应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的新型劳动者通过新型生产工具作用于新型劳动对象的过程。这里有三个基本元素:一是新型劳动者队伍,包括能够创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人才和能够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二是新型生产工具,特别是能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赋能发展新兴产业;三是适应新质生产力的生产关系,通过改革开放着力打通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
以创新积分制的实际工作为例,工信部火炬中心(原科技部火炬中心)和高新区管委会承担新型劳动者一角。火炬中心的角色在于充分发挥“自上而下”的平台作用,作用一是推动试点高新区分类计算企业创新积分,深入拓展积分应用场景;作用二是积极调动金融资源支持积分企业,撬动社会资本与积分精准衔接。高新区管委会的角色在于引导多元化资本进入科技金融领域,助力科技企业创新发展。
创新积分制本身借助数字化的手段和智能信息系统,成为一种新型的生产工具,帮助新型劳动者如高新区工作人员更好地量化和管理区内企业的实时信息与创新能力。通过提升工作人员对企业信息的评价、记录、整理、分类、理解的速度,减少工作人员的认知负荷,提升企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率,促进区内企业向新质生产力方向发展。
同时,企业的发展和创新积分制的互动过程很好地体现了适应新质生产力的生产关系。新质生产力作用于新型生产关系,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必然要求生产关系作出与之相适应的调整,通过创新积分制得到资源支持的企业爆发出创新活力,本身成为新生产力质态。创新积分制终端在长期广泛使用中所产生的数据和专业方面的呈现,可以直接作为实验数据与研究材料,又反作用于新质生产力,进一步促进企业、科技金融以及高新区研究的新质发展。这就体现了新质生产力下生产关系的信息化、数字化、网联化、智能化。
总之,创新积分制本身作为新型生产工具,其核心是通过数字化的手段,量化评估企业的创新能力,使各类生产力要素重新优化配置、高效协同。
创新积分制与新质生产力逻辑关系
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关联的有机统一体。创新积分制这一新型政策工具,是实现新质生产力诸要素之间高效协同配置的有效方法。
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佛山高新区的表现尤为亮眼。
三、佛山高新区:以创新积分制寻觅新质生产力新突破
2021年1月,佛山高新区成为全国13家企业创新积分制首批试点单位之一。
佛山高新区以创新导向、特色引领为基本原则,建立了完善的分层分类、客观公正、操作性强的企业创新积分指标体系,包括由科技部火炬中心统一制定的核心指标和根据佛山实际制定的特色指标。其中,特色指标的二级指标以支撑佛山建设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为导向,围绕综合素质指标、专业技术指标两个方面,设定获得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荣誉情况、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细分产品市场占有率等13个二级指标,突出评价指标的“制造业”特色。
佛山高新区充分挖掘创新积分制这一新型科技金融政策工具作用,首先按照积分评价结果,每年开展一次企业创新积分评价,在重大活动上发布并纳入高新区管委会及各园管理局领导直联服务对象。其次大力推动积分评价结果应用于各项政策,尤其在政策和金融两大领域,为上榜企业纾困解难,全面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在政策方面,佛山高新区有效集成分散在各部门的17份主导政策,重点关联应用“瞪羚”企业、“单打冠军”企业、“独角兽”企业培育等重点政策,推动五个分园及所在镇街细化配套政策,以企业创新积分评价结果为依据,实现了“一企一策”分类指导、“全生命周期”精准扶持的政策体系。
在金融领域,佛山高新区引入金融机构、投资机构、资本市场等社会机构参与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工作。例如,建设广东省中小企业融资平台佛山高新区专区,发布佛山高新区“企业创新积分贷”“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融担贷”“高成长企业科技贷”等一批专属金融产品。2024年3月28日,佛山高新区创新积分榜单发布暨金融对接大会在千灯湖创投小镇举行,现场发布2023创新积分榜单,并为企业推介创新积分金融产品。
佛山高新区创新积分榜单发布暨金融对接大会现场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科技部火炬中心公布了《企业创新积分制首批试点国家高新区创新积分500企业名单》,佛山高新区共有20家企业上榜,上榜数位居全国第九,其中制造业上榜企业数排首批试点国家高新区第三位,制造业领军地位进一步凸显。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是科技创新,但技术突破并非朝夕之功,需要持续投入资源。作为经济的源头活水,金融要高效赋能新质生产力培育和壮大。佛山高新区已然找到了新的突破口,那就是“点”“面”结合,全面优化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金融供给:
从“点”上,不断完善企业创新积分评价体系,积极探索创新积分结果应用场景,进一步深化政银合作,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提升科技金融工作水平,创新科技金融工作方法。
从“面”上,广泛收集税务部门、市场监管部门、各产业园优质企业数据,扩大区内企业全覆盖面,争取尽快实现高新区内企业全覆盖;同时努力打通各部门的数据壁垒,将分散在各个部门的企业数据收集整合,提升企业数据的真实性,并实现企业数据互通。
接下来,佛山高新区还将推动金融机构积极开发更多的创新积分专项金融产品,让更多的科技型企业在发展中得到资本的赋能加持。同时,为企业家心无旁骛、扎根实业,运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提升产品品质和生产效率,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
可以想象到,未来随着佛山高新区不断更新完善创新积分制,将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和金融产业有机结合,引导产业转型升级,加速新质生产力形成,以更强的使命担当建设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近日,科技部办公厅印发《“创新积分制”工作指引(全国试行版)》,“创新积分制”从国家高新区扩展至全国范围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持续发挥作为新型科技金融政策工具的政策效能。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既是发展命题,也是改革命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 在智能时代,生产方式出现了深刻转变,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一方面需要不断推动劳动者、劳动资料以及劳动对象实现跃升,另一方面需要通过创新和改革,不断提升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 在创新积分制试点实践中,其仍有“升级”空间。 首先,高新区作为科技创新排头兵和改革探索急先锋,管委会要把创新积分制建设放在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高度去谋划,服务于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建。 高新区管委会不仅需要同时负责各类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支持,还要承担起除帮扶者外的管理者、咨询者、研究者等其他多种角色与职责。这需要高新区工作者对企业、产业、政策等多方面信息熟练掌握,同时在工作理念上坚持以企业为中心。在繁忙的工作环境和国际国内发展潮流背景下,这对高新区工作者的素质提出较高的要求。 此外,“升级”后的创新积分制要转变价值,即从满足园区工作到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重点研究区域现有政策与创新积分制指标的对应关系、以企业为对象的不同评价体系间的互认机制、园区企业数据换算积分的可操作性等方面问题,分阶段、逐步将现行的区域各项创新政策和企业评价制度与创新积分制链接,构建企业创新数据库和数据开放共享平台,形成区域体系,积极构建主体功能明显、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区域协同创新发展新格局。 在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的当下,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机器人、物联网、自动化制造设备等新型生产工具迭代涌现,这些新型生产工具的创新使用必将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巩固壮大、未来产业加快培育,进而加速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 国家高新区应善用新技术实现数字智慧治理,比如在“企业零填报”的基础上,构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驱动的积分实时监测、智能积分评价及风险预警系统,提示企业的积分波动情况,发现企业创新上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类似这样的方式,是创新积分制作为生产工具再“升级”的前提,也是值得我们深入探索与研究的地方。 当然,新事物的发展总是需要一个过程,我们需要热情支持与悉心保护,让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成熟。 佛山高新区管委会
主办单位:佛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8:30—12:00 下午14:00—17:30(节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