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9-16 南方+
9月6日,佛山市高明区西江产业新城正式挂牌,与佛山高新区高明园管理局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运行机制,标志着西江新城和沧江工业园实现全面整合。
一个是城市建设的热土,有着现代服务业集聚的坚实基础;另一个是高明工业经济发展的主阵地,有着先进制造业集聚的优势。通过全面整合,高明希望在西江产业新城促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产城融合催生高效益的经济动能、人城融合打造高水平人文空间,在县域层面积极进行发展机制创新,努力走出一条产城人融合发展新路子,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通过全面整合,推动沧江工业园和西江新城优势互补,打造高质量产城人融合示范区,将之作为高明全面参与湾区建设重大平台。”高明区委书记徐东涛说。
扩容提质
沧江工业园争创国家级经济开发区
从2019年5月成功拍地,到厂房主体结构完成40%的工程量,广东泰极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新建项目只用了3个月时间,为重点项目建设的“高明速度”增添了新注脚。这既得益于高明区“拿地即动工”试点改革的助力,使得工程建设项目行政审批时限从30个工作日压缩到了13个工作日,也得益于沧江工业园实行实体化管理改革后,所形成的企业服务快速响应机制。
2017年5月,高明区正式实施沧江工业园实体化管理改革,揭开了园区扩容提质的序幕。改革的重点方向是,把沧江工业园从荷城街道归口管理升级为区级直管,推动园区核心区由13平方公里扩大到50平方公里,并启动沧江工业园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申报创建工作,进一步打响沧江工业园的“国字号”品牌。
“希望依托佛山‘一环西拓’、地铁二号线二期等交通工程带来的发展效应,拓展沧江工业园新空间,将其打造成佛山西部新的产业集聚区。”谈及沧江工业园空间扩容,高明区区长梁耀斌这样表示。
沧江工业园成立于2002年,是佛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区五园”的重要一员,先后获评“国家火炬计划新材料产业基地”“省级经济开发区”。
作为高明区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沧江工业园17年来引入了一大批带动力强、影响力大的代表性企业。在早期被称为高明产业“四大天王”的4家企业中,有3家就位于沧江工业园内,包括海天味业、中油高富、佛山照明;近年来则相继引入了万科集团、大唐国际等一批世界500强项目。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沧江工业园直管区范围内共进驻企业637家,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09亿元,约占当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0%。在此背后,沧江工业园已形成健康食品、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光电通信等产业集群。基于这样的产业基础,佛山市委、市政府2019年4月部署佛高区“一区五园”工作时明确,沧江工业园要建设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重点做大做强健康食品、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产业。
按照计划,沧江工业园将力争年内招商引资超100亿元,并力争到2020年培育5家主营业务收入超50亿元的大型骨干企业,且将围绕新材料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产业打造2个超千亿元产业集群,围绕健康食品产业、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打造2个超300亿元产业集群,并推动氢能产业集聚发展。
而沧江工业园实行实体化管理改革所激发出的新活力,在推动这一发展蓝图转化为生动实践的同时,也有力增强了企业扎根高明的信心。
早在2017年沧江工业园启动创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之初,3家金融机构便给予了60亿元的授信支持,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转型升级、主体功能区建设等领域。近两年,园区道路及周边绿化得到升级改造,重要交通节点指引标识更加完善,并在直管区内新增约1000个停车位,园区配套水平有效提升。
而对于园区提供的企业服务,一些企业已感受到更主动、更高效的特点。“针对我们与轨道交通产业的合作需求,高明10天内便召集了多方参与的政企座谈会,为我们与相关企业搭建起直接沟通渠道。”塞纳自动梯(佛山)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尤为看好高明发展前景,计划将法国总部更多的技术、设备、研发项目引进到高明。
白纸画画
西江之滨崛起宜居宜业新城
今年4月,佛山君御温德姆至尊酒店,高登国际广场全球招商发布会在这里举行。时隔4个月后,这一首期项目体量达10万平方米的大型商业综合体,已完成八成招商工作,其中95%以上的企业是首次进入高明,预计2020年5月正式开业。
“国际”“全球”,西江新城以及落地于此的标志性项目,已习惯于用这样的高标准,定义自身的发展。
2007年,高明正式提出西江新城建设构想。此后不久,高明便就西江新城规划及城市设计开展了国际竞赛,共吸引了国内外57家设计单位参加竞赛,由此形成了《西江新城总体规划(2009—2020)》,为高标准建设西江新城提供了有效指引。
不仅城市规划建设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西江新城近年来所引进的重点项目,有不少也主动采取这一做法。君御温德姆至尊酒店“鱼跃西江”的外观设计,与迪拜帆船酒店出自同一项目设计团队,且酒店的园林景观设计、室内设计、节能设计也都来自行业著名企业;鑫创AI国际科创智谷致力于打造AI国际协同创新标杆,为高明导入国际化创新元素。
高标准建设,不只体现在规划设计上,也落实到具体的发展实践中。
在基础设施建设中,西江新城的每条市政道路均按照双向四车道或双向六车道的标准建设,同时还高标准建设了文化中心、体育中心等一批公共活动空间;在人居环境建设中,西江新城以“水”为主线,先后完成了秀丽河景观综合整治、丽江水廊、明湖公园、智湖公园等一批水体建设项目,形成“山水相依、城水相融、人水相亲”的生态格局;在产业发展上,西江新城依托高明的区位环境、要素禀赋和产业发展基础,将现代服务业作为发展方向,相继布局了君御国际游艇展示中心、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附设佛山外国语学校、高登国际广场等高端服务业项目;在创新资源集聚上,西江新城周边目前已集聚广东职业技术学院、高明区高级技工学校、高明区职业技术学校等职教学校,以及高明区(中国科学院)新材料产业研究院、广东高明产业创新研究院、万方智慧城、众塑联产业平台等创新平台和创新型企业。
为进一步提升人居环境,西江新城当前正全力推进重要节点形象更新,实施荷富大道沿线绿化景观工程、滨江湿地公园建设工程、广明高速立交桥绿地景观工程、滨江防洪堤观景平台工程、四季花海等工程项目,使城市变换不同的色彩。
从“零”起步,西江新城经过12年的持续努力,在“一张白纸”上绘就了高楼林立、配套完善的城市新空间,成为高明发展成果和区域价值的展示窗口。近年来,西江新城先后摘得“全国创建绿色生态文明标杆城市”“广东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广东省宜居环境范例奖”等金字招牌。
全面整合
优势互补共建区级战略发展平台
在过去十多年的发展进程中,西江新城形成了现代服务业集聚的品牌,而沧江工业园形成了先进制造业集聚的优势。
但与此同时,二者也面临着发展瓶颈的制约。当中,西江新城有资金、有土地储备,却受区域定位的制约,难以吸引大规模的工业项目落地,欠缺稳定和长远的经济增长点;而沧江工业园有较强的工业实力,却存在土地储备不足、财政收入保障力度弱问题,制约着高效发展。
另外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高明现有的中心城区荷城只有30多年的建城史,其发展始自1981年高明恢复建制。西江新城要发展成与荷城规模体量相当的城市新中心,需要激发内生发展动力。
“西江新城的发展必须依托旁边的沧江工业园,用园区工业化来推动城市化,然后推动服务业和居住区。”中山大学教授袁奇峰曾做出这样的观察。他认为,西江新城发展的成功与否还在于沧江工业园发展的速度,沧江工业园发展得快它就快,还是由工业发展决定它的城市规模。
为推动西江新城和沧江工业园优势互补,实现1+1>2的发展效果,自2018年底开始,高明区委区政府着手推动西江新城和沧江工业园全面整合,由此形成的西江产业新城于2019年9月正式挂牌。
徐东涛表示,此次整合除有利于发展经济和建设城市外,还将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珠三角新干线机场加快规划建设的历史性机遇和周边激烈的区域竞争情况下,为高明搭建起一个区级战略发展平台。“高明要举全区之力,将其定位成一个功能区,支持它不断发展壮大,承担起优化平台、提升产业、产城融合等重要作用。”他说。
为推动两大片区深度融合发展,西江产业新城当前正推动八横八纵部分关键路段前期工作。当中,作为新城主轴的平山大道建设完成后,西江新城核心区与沧江工业园核心区最短车程将缩短至5分钟内,届时两个片区之间的人才、资源等要素流通将会更加便捷畅通。
西江产业新城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佛山高新区高明园管理局局长黄宝坚说,西江产业新城未来将努力打造成为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和粤港澳大湾区西部新型枢纽产城。当中,沧江工业园核心区将往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目标奋进,争取建设成为新旧动能转换示范区;而新城核心区则定位为滨水创新智城,往智慧城市的方向发展。
目前,两大片区也已明确路线图和时间表。其中,沧江工业园核心区力争到2020年,园区主要指标在全省开发区中排名靠前,成为珠西经济带的特色产业集聚区,抢占珠西区域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制高点;到2022年,争取成功创建成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而新城核心区二期计划在3年之内完成全面开发,接下来还将开启三期前期建设工作,打造一个更宜居宜业宜商的新城,为高明高质量发展争当开路尖兵。
主办单位:佛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8:30—12:00 下午14:00—17:30(节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