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网站支持IPv6

三水高企存量6年翻三番

发布时间:2019-06-25 佛山日报

  在佛山市正典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里,球虫活疫苗生产线隆隆开动,全国有20%的鸡在用球虫疫苗,90%在这里生产。以自主创新主导发展,推动这家企业成为了2009年至今鸡球虫疫苗在国内唯一的生产商,收获了“佛山市标杆高新技术企业”的称号。

  高新技术企业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型的经济实体,也是核心技术和前沿技术的创新主力。近年来,三水坚持“政策扶持+企业服务”推动高企增量,提高区域创新能力。2013年~2018年,全区高企存量从42家增加至407家,6年翻了三番,近3年年均增长超过82%。

  企业兴,则三水兴。走到了产业发展由“量”向“质”转变的关口,结构优、动能强的实体经济是三水产业提质增效发展的根基,三水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比任何时候都更依赖企业的自主创新。高新技术企业增量提质,还将为三水发展注入更有效的强“新”剂。 

 

 

  紧抓自主研发

  高企发展实现“”撑杆跳

  创立于2000年的正典生物,做兽用药起家,让它在市场上脱颖而出的,是该公司耗时7年“孤注一掷”研发的鸡球虫病疫苗。2009年,正典生物成功突破行业技术壁垒,企业发展也实现了精彩的“撑杆跳”,成长为亚洲首家球虫活疫苗生产企业。

  助力正典生物厚积薄发,在市场中高高跃起的那根“撑杆”,是坚持不懈的自主研发创新。该公司总经理谭志坚说,以自主创新主导发展,企业迎来了连续5年的收入和利润双增长。2018年,正典生物实现销售收入2.22亿元。前不久,正典生物和其他6家三水企业获评“2018年佛山市标杆高新技术企业50强”。 

 

 

  高新技术企业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经济实体,也是核心技术和前沿技术的创新主力。放眼三水,通过紧扣自主创新、打开发展空间的高新技术企业比比皆是。

  位于佛高区三水园的佛山市德力泰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设计、生产、销售整线工程,是一家2018年通过认定的年轻高企。在该企业初创时,一场为新型陶瓷窑炉植入“透水基因”的手术,就让该公司副总经理荆海山坚信,高质量发展不是空话。

  在各地建设海绵城市的潮流中,透水砖是一种以废渣为原料、具有良好透气透水性能的新型陶瓷,在陶瓷市场上风头无两。但在不少陶瓷企业的生产车间里,透水砖厚度较大,高温烧结、降温冷却难,导致合格率低、产量提高难。2016年,德力泰自主研发出适应透水砖生产的新型窑炉。这款新产品兼具产量大、能耗低、烧成周期短、产品合格率高等优势,让德力泰在激烈的同行竞争中“一战成名”,占领了国内80%以上的市场份额。

  “陶业升级,设备先行。我们的发展理念是‘做精主业’,就是对已有核心技术持续改进和提高,始终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同时稳步向相关技术领域拓展。”荆海山语气肯定地强调,“我们现在许多产品,品质比老外的还要强!” 

 

 

  产业经济一线正在不断上演鲜活故事,折射的是三水企业呈现出的自主创新意识增强、创新能力提升。在其背后,既有产业升级提速、市场竞争加剧的倒逼作用,也离不开三水政府部门近年竭力营造的创新氛围。

  近年来,三水以高企培育为重要抓手,提高区域创新能力。自2013年,三水开始对通过高企认定的企业给予资金扶持,扶持力度逐渐加大。在三水首次通过认定、通过重新认定的高企可获得一次性20万元、15万元补助,在三水落户的有效高企可以得到一次性20万元补助。

  “政策杠杆”有效撬动了企业创新发展、申报高企的积极性。2013年~2018年,三水高企存量从42家“起步”,在2016年“破百”,2017年同比翻一番,2018年保持高速增长。6年间,全区高企存量翻了三番,达到407家。

  推动高质量发展

  把自主创新视为发展之本

  高企何以成为三水推动产业提质增效的“牛鼻子”?

  实体经济是三水的经济发展的顶梁柱。近十多年来,三水以“工业入园”推动产业勃兴,产业经历了从无到有、自低向高、由小变大的转变,逐渐形成了以食品饮料、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陶瓷建材等优势产业,相对快速地积累了千亿经济体量。

  发展至今,工业企业数量超过5000家的三水,走到了产业发展由“量”向“质”转变的关口。在消费升级、产能过剩的背景下,三水经济进阶发展背靠坚实的产业家底,也面临着难题和瓶颈:新发展动能尚未独挑大梁,产业结构不合理,陶瓷、铝型材等传统产业占比依然较重。

  以三水产业发展现状为观察背景,三水推动高质量发展,重点在制造业,难点也在制造业,创新则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和基础。

  创新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我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在国家、省、市各级提出将实施创新驱动作为核心发展战略的背景下,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是三水走出一条更有质量、更有活力、更加健康的产业发展路径,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面对挑战,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是三水的治本之策,也是企业直面市场竞争的关键抉择。

  “拉出去一车只赚50元钱,还不如倒掉。”多年前,正值消防材料行业竞争最激烈的时期,佛山市三水金戈新型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黄超亮曾在工厂门口,数着出厂的货车感慨道。

  金戈新材以生产消防阻燃剂起家,曾在创业初期饱尝行业同质化竞争和低价格竞赛之苦。2006年,金戈新材瞄准新风口,大举“进军”导热剂研发,并凭借科研成果打开了产品转型及企业腾飞之路。

  把自主创新视为发展之本,让这家产量仅约1亿元、在2016年获得认定的“新晋”高企,在剧烈的市场竞赛、企业洗牌中逆势扩张,其阻燃剂、导热剂在华南市场稳占70%以上的份额,并在近年保持着销售收入每年20%~30%的增长。  

  一个个创新型企业依靠自主创新保持着强劲的市场占有能力,从中不难窥见,单纯依靠低成本、低价格、规模滚动的发展模式已难以让企业走得更远,企业需要谋求更大的生存空间、更多的发展增长点,必须自主创新。

  企业是推动三水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体。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科技发展科负责人说,近年来,三水“政策+服务”并重,引导、支持企业申报和认定高企,就是要大力优化创新生态,调动各类创新主体积极性。2019年,三水力争全区高企存量超过500家。

  高企增量提质

  产业向“优”加速进阶

  近年来,和三水相距90公里的制造业城市东莞,以政策推动高企井喷式增长,加速从“世界工厂”转变为“创新高地”。

  经过高企存量年均增长高达50%,成为全省高企数量最多的地级市以后,东莞高企的“数量优势”正在向“质量优势”转变,加速推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东莞高企实现营业收入超过1万亿元,全市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占比持续提升。

  将观察的目光拉回三水。在创新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在中国工业百强区榜单位列第11位的三水,正面临有效技术供给不足的难题,和数年前的东莞有着相似的发展任务:制造业要迈向价值链中高端,既要鼎新,也要革故。

  持续引导高企增量提质,可以成为三水制造业突破瓶颈、加速进阶的重要抓手。在三水“十三五”规划执笔人、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顾乃华看来,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高企将是三水进一步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的主导力量。

  “三水高企存量达到了相当规模,接下来应进一步提高它们的发展质量。”顾乃华说,一直以来,三水坚持“存量+增量”齐发力,带动高端产业链条聚集,优化产业结构。在高企培育工作上,三水应在继续努力“挖潜量”的同时,引导现有高企进一步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竞争力,加速带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提质树标”已是三水高企培育工作新的关键词。2019年,为推动高企提质发展,区级“政策杠杆”再加码。新近出台的三水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二十条”修订版新增了标杆高企的扶持力度,企业被认定为佛山市标杆高企的,可获得一次性区级扶持100万元。

  以高企培育为观察窗口,我们不难窥见,三水正释放出一个强烈的信号:通过不断加力的主动作为,在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上跑出“加速度”。

  区经科局相关负责人直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东风下,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佛山“一环创新圈”建设正在给三水在创新竞赛中增加筹码,三水创新进阶不能“等风来”“等转移”,必须主动作为,才能真正推动制造业加速提质发展。

  可喜的是,引导企业以科技创新作为核心竞争力,三水已经初有成效。2018年,全区新增各级工程中心77家、累计40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已超过50%。三水高企规模持续壮大,继续加大创新投入、提高发展质量愈发成为存量高企的共识。

    辛格林电梯是一家2018年通过认定的年轻高企,近三年研发投入达到1267万元。研发成果转化应用到生产经营环节,企业成功打造了主动安全管家体系电梯产品系列,相关安全控制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如今,在该企业宣传手册上,显眼地写着“不断进步,持续创新”的字样。

在2009年通过高企认定的星星制冷,是三水的一家老牌高企,近年来每年投入近3000万元用于科技创新,自主研发产品热销北美。该公司总经理杨文说:“我们没有放松过自主创新,今后还得继续加油干。”

-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Email:fshitech@foshan.gov.cn
  •   
  • 咨询热线 管委会:0757-86683830
  •   
  • 地址: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万锦路2号佛山高新区管委会

主办单位:佛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8:30—12:00 下午14:00—17:30(节假日除外)

网站标识码 4406050036

粤ICP备05033683号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361号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3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