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5-14 珠江时报
今年5月6日,狮山镇经济促进局联动南海区高新技术产业协会等,走访广东百合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百合医疗”),发出了第二届佛山市高新技术进步奖的申报邀请函,百合医疗董事、总裁李明立即安排人员跟进,“要密切关注,积极申报。”
20年弹指一挥间,百合医疗从4个人的小作坊发展到2000人的高新技术企业,其成长秘笈之一正是“科学发展,创新驱动”。今年,百合医疗将投入近1亿元进行科技创新,截至目前已投入3000余万元用于自动化改造。
广东泰格威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卢新建(左一)在车间介绍自主研发的科技设备。
百合医疗是狮山镇高新技术企业的一个缩影。据统计,截至2018年,狮山镇“高企”已达652家,占比连续四年居南海区首位。今年第一季度,众多“高企”领航科技创新,部分传统产业则大手笔进行智能化改造,为狮山从产业大镇向智造强镇转型提供支撑。
科创势头佳
高企领航开春改造工艺研制新品
5月5日,广东峰华卓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峰华卓立科技”)与华南理工大学、北京奥润联创微电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广东粤海华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订5方合作协议,完成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立项。
2018年12月底,上述5方凭借“无热源多喷头3D打印复合制造系统”等创新课题,成功申报广东省重大科技计划项目,成为南海区去年唯一一家立项省重大专项的企业。该课题研发成功后,输入数据、准备好特制金属粉末等材料,便可直接“打印”并烧结出金属制品,预计2020年中可通过中期验收,2021年落地投产。
2018年,峰华卓立科技及其成都全资子公司的总产值是8000余万元,研发占比达11%。今年继续高开高走,第一季度加紧研发第四代无模铸型3D打印设备,更好地为制造业创新做“嫁衣”。
实际上,今年第一季度便着手科技创新的企业不在少数,其中尤以“高企”投入大、涵盖面广、创新力度强,如广东泰格威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泰格威机器人”)正自主研制智慧焊接机器人,通过产品创新推动行业变革;百合医疗已投入超3000万元进行自动化改造,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合作研制的机械手预计下半年投产。
狮山镇第一季度经济数据显示,2018年高新技术企业达652家,同比增加59.8%,其中规模以上高企296家,占比45.4%,升幅较大。2018年高企数占南海区比例42.8%,连续四年居于全区首位,是名副其实的“高企”集聚地。
技改动力足
一季度技改投资项目备案数量大增
4月28日,省委书记李希到佛山市,深入制造企业、新型研发机构和工业园区进行专题调研。他对佛山提出的五点要求中,前两点都紧扣创新,其中第一点是要坚持创新第一动力,加快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第二点是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激发企业创新创业创造活力。
“我们要鼓励企业增资扩产、技术改造,发展一批工业机器人应用、智能车间、智能工厂试点示范项目,引导和支持家电家居、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进行智能化改造。”狮山镇镇长黄伟明在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
今年第一季度,狮山镇相关职能部门以“送货上门”的精细化服务大力宣传技改政策,加强与企业联动沟通,及时把握企业发展动态,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开展技术改造。数据显示,第一季度,狮山经促部门共受理技改投资项目备案61个,占全区55%;项目计划总投资约10.6682亿元,占全区68%,同比递增52.7%。其中,计划总投资超千万元的技改项目有23个,占一季度备案项目数的37.7%,雄踞南海半壁江山(占比56%)。
从技改项目的产业类型看,一季度主要集中在新材料、汽车及零部件、光电显示、高端装备等多个重点产业。其中,新材料领域技改项目个数以及企业数,占比均超第一季度技改项目总数的三分之一。尤其是有色金属企业,9家企业投入技改,约占新材料领域半数,这与狮山行业基础雄厚密切相关,凸显传统产业企业正在力推转型升级。
另外,日资汽配企业技改升级势头强劲。技改内容包括为适应汽车轻量化的市场要求,引入汽车高强度钢板冲压成型件的新技术,以及为提高生产效率、改善产品性能,引入汽车骨架的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等。
狮山今年一季度技改特征
1 计划投资超千万元技改项目数占南海超一半
计划总投资超千万元的技改项目23个,占一季度备案项目数的37.7%,雄踞南海半壁江山(占比56%);计划总投资额约9.5亿元,占一季度技改备案总金额的89.37%,占全区72%,与狮山去年同期相比递增75.2%。
2新材料企业技改备案项目占比超三成
新材料企业技改项目共备案20个,所涉企业17个,占比均超一季度技改项目、企业总数的三分之一。所涉企业的类型包括有色金属合金材料企业,约占半数;还有陶瓷材料企业,新型塑胶、新型建筑材料、新型化工材料企业和新型玻璃和纺织企业。
3日资汽配企业技改升级势头强劲
2019年第一季度汽车及零部件企业技改项目共计18个,超千万项目数13个,所涉企业9个。而日资汽配企业技改项目就有13个,超千万技改项目11个,所涉企业5个。截至2019年1月,狮山镇共有日资企业31家。2018年,31家日资企业实现产值约241亿元,占狮山镇工业总产值的6.78%。
狮山镇高新技术企业第一季度科技创新特写
A产品创新:泰格威机器人
智慧焊接机器人今年问世 成定制化产品“御用裁缝”
作为去年刚走过第10年的机器人企业,广东泰格威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今年1月8日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由佛山市招科创新智能产业投资基金领投,珠海南粤高教基金管理跟投,其在资本寒冬仍逆流而上的重要因素之一,便是坚持创新引领。今年第一季度,泰格威机器人董事长、兼职教授、硕导卢新建正忙于带领公司和季华实验室的专家团队合作研发面向装备行业的智慧焊接机器人。
装备制造行业是珠江西岸主打产业,但被称为工业“裁缝”的焊接工艺在这一行业并未实现真正的机器人自动化智能制造。由于装备制造行业的产品个性化程度高,用传统机器人很难实现自动焊接,大部分企业还是人工焊接,这就免不了要接受焊接烟尘、弧光、金属飞溅带来的考验,工作环境恶劣。这样一来,整个装备行业机器生产工艺人才短缺,尤其缺少掌握仿真算法和焊缝轨迹规划技术,同时又熟悉先进焊接工艺应用的复合技术人才。
1983年毕业于南昌航空大学焊接专业的卢新建,至今已在焊接技术领域深耕36年,2017年获评首届南海大城工匠。他掌舵的泰格威从2008年成立时起就扎根机器人集成应用行业,一直致力于推广先进焊接技术,希望通过创新和绿色智造引领行业生产技术进步。
“智慧焊接机器人会先根据图纸建立产品模型,再根据模型规划焊接轨迹,焊接过程中可加激光等先进技术进行实时跟踪、自动纠偏。”卢新建说,这就相当于带着眼睛来焊接。现有的机器人是用操作盘一点一点地编轨迹,但编一个产品的轨迹往往要耗时两三天,“装备企业普遍觉得这样的焊接机器人效率太低,不实用。”
备受行业期待的智慧焊接机器人,预计今年6月至8月便能做出样机,并与装备行业龙头企业达成产学研合作协议。若顺利推进,便能突破焊接机器人只用于五金、家电等标准化产品领域的“痛点”,满足个性化、小批量、定制化的装备制造焊接自动化需求,成为其“御用裁缝”。
B技术升级:峰华卓立科技
第四代3D打印设备出炉 为产业创新做“嫁衣”
今年3月,作为中国独家基于微滴喷射工艺的砂型3D打印企业,广东峰华卓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赴上海参加2019第十五届国际铸造展览会,展出了自主研发的第四代无模铸型3D打印设备,让国外的竞争对手也竖起大拇指。“外国人很敬佩我们这么多年持续不断地创新和提升自己的3D打印设备。”广东峰华卓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董秘、高级工程师金枫自豪地说。
峰华卓立科技的生产车间内,摆放着5台全新的第四代无模铸型3D打印设备,有4台已被山东、四川、安徽、中山的客商预定,另外1台留下自用。而车间门口的地面铺着一排细腻的砂,其原材料是石英石,打碎成粉末状。将石英砂变成砂型的装备就是砂型3D打印设备,设备旁的电脑屏幕上显示出构件的三维切片图形,设备会一层层地打印出来,用粘结剂将需要连接的部位粘合在一起,形成汽车发动机、新能源汽车电机壳体、铸造叶轮等砂型,再用熔融金属材料进行浇铸,成为金属零件。
中国一汽、东风、长城、江淮、日产、格特拉克、航天晨光等都是峰华卓立的供货对象,合作伙伴只需发来三维数据图,便能拿到砂型或产品零件,用于新型产品研发。“我们做的大部分产品都是还未发布的新品,可以说是为别人的创新做‘嫁衣’。”金枫打趣道。
第四代无模铸型3D打印设备的生产效率将能大幅提升,自动化程度更高,且可以跟传统生产线融合。今年年底,所有型号的第四代无模铸型3D打印设备会全部出炉,“短期目标就是让第四代将国外竞争对手比下去,双方技术参数差不多,但国产机性价比更高,材料科技含量高,在国内市场竞争优势明显。”金枫表示,相信未来三年,砂型3D打印设备将像佛山陶瓷机械一样占领国内市场,成为主流。
C自动化改造:百合医疗
已投3000万改造生产线 为新产品量产“打辅助”
创办20年来,百合医疗从4个人发展到2000人,从狮山的母基地延伸出湖北武汉、湖北仙桃、佛山三水区、青岛黄岛区4个生产基地,在海外建立印度、土耳其、希腊分公司,销售网络覆盖全国及全球,一个重要法宝便是科技创新。
今年,百合医疗预计投入近1亿元,用于研发高新技术产品、升级现有技术、自动化生产线改造、研制先进检测装备等。其中,今年前4个月已在自动化改造方面投入超3000万元。
上个月,百合医疗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共建产学研基地,主要进行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的研制,目前正在制作机械手,预计下半年便可到生产线“大展身手”。医疗器械设备属于非标准装备,“我们没有自动化生产线,因此全部要做自动化改造。”李明表示,百合医疗正在购买一些相似的装备回来,根据生产需求修改模具、工装等,自主改造成功后才能投产。
而完整一条的自动化生产线难以做出,百合医疗选择了“拼接式”改造。“自动化生产线改造与产品研发相辅相成,一个产品从策划开始就要考虑未来如何落地,尤其是如何用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去生产经营。”百合医疗研发副总裁、集团技术中心主任周伟表示,自动化改造是把新产品转化为成熟商品的一个重要途径。
“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这正是李明的真实写照,学外语出身的他干一行爱一行,今年将带领去年产值破10亿的百合医疗进行渠道整合,到“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市场拓展。而在他看来,赖以生存的医疗器械产品研发必定是核心。
“一定要超前三年做创新,超前五年做基础研究。”李明表示,已经主攻3年的仿生蛋白A产品今年年底将问世,这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一次性治疗用品方面将填补国内空白。同时,清华大学教授研发的RNA诊断试剂盒项目即将落地百合医疗,有望攻克肝癌早期诊断这一难题。
截至目前,百合医疗集团公司一共取得专利293件,其中发明专利72件,仅今年1至4月申报上去的专利就近20项。“今年的目标产值是12亿元。”李明寄望,最重要的是要仰望天空,脚踏实地。
主办单位:佛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8:30—12:00 下午14:00—17:30(节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