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5-16 南方日报
“目前新厂房正在准备装修,预计7月份就会开始陆续搬迁。”广东精达里亚特种漆包线有限公司(下称“精达里亚”)总经理高家福说,预计2020年,新工厂的产值可以达到50亿元。
从2002年成立,精达里亚在南海走过了17个年头。新工厂占地约120亩,设计产能每年约为8万吨。“新工厂未来将会是智能化的工厂,是企业转型关键的一步。”高家福说。
不仅是精达里亚的增资扩产项目,记者在狮山镇走访发现,作为佛山制造业的前线,今年以来,狮山镇一边引入“两高四新”新项目,加快打造现代产业体系,一边加大力度促进传统企业增资扩产并开展技术改造、技术引入,从而加速推动新旧动能转换。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3月,狮山镇经济促进局共受理技改投资项目备案61个,占南海全区55%;项目计划总投资约10.7亿元,占全区68%,同比递增52.7%。其中计划总投资超千万元的技改项目23个,占一季度备案项目数的37.7%,在南海全区也占比56%。
从拼规模拼价格到拼技术拼创新
增资扩产建全球技术领先工厂
在南海狮山镇有色金属产业园里,精达里亚已经扎根生产17年,一步一个脚印成长为目前国内最大的特种漆包线生产工厂。
“我们目前的厂房占地大约65亩,原来设计产能是1.5万吨,但目前实际产能已经达到6.5万吨,远远超出当初设计的年产能。”高家福说,如果再不进行新工厂的投资建设,企业将无法正常运作下去。
一方面是产能需求的增加,另一方面,产业转型的需求与动力也同样提升。高家福说,目前工厂产品主要集中应用在家电、汽车、电子照明三大领域。随着产业转型的需求,精达里亚应用于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的产品需求不断增加,但目前工厂的生产线难以大规模生产出新领域需求的产品。
这一困境有望在今年内得到破解。“未来新工厂的产品生产将会有较大的调整,包括应用在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航天航空等领域的产品会增多,希望能从现在约10%的占比上升到约50%的占比。”高家福表示。
要实现这一转型,新工厂的建设是关键的一步。“新工厂会更加智能化和信息化,同时会大量应用机器人等自动化设备。”高家福举例说,目前工厂员工大约是290人,年产能约5万吨。未来,新工厂产能增加后,人员却不需要大幅增加。
让高家福感到自豪的是,未来增资扩产项目正式投产后,无论是技术、产能还是其先进性都将在全球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这意味着,未来精达里亚不再依赖传统的拼规模和价格,而是拼技术和创新。
精达里亚的增资扩产项目与当前狮山镇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增资扩产与开展技术改造的措施不谋而合。在今年年初狮山镇人大会议上,狮山镇镇长黄伟明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就提出,要“发展一批工业机器人应用、智能车间、智能工厂试点示范项目,引导和支持家电家居、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进行智能化改造”。
在这过程中,狮山积极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为企业提供增资扩产的空间。其中通过对辖区企业的精细服务和持续跟踪,2018年为5家优质企业增资扩产提供土地,这些项目约定投资总额6.42亿元,约定创税总额9677万元;2019年第一季度为3家优质企业增资扩产提供土地,其中出让土地的2个项目,亩均投资强度达323万元,亩均创税近80万元。
未来,狮山镇将继续坚持加快布局“两高四新”产业和促进传统产业企业转型升级“两条腿”走路,引导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实现企业动能转换“质”“量”齐升。
三大产业占技改项目投资总额超九成
新材料产业转型升级遍地开花
在政府引导与企业需求的相互作用下,狮山镇增资扩产与技术改造的成效尤为明显。
今年1—3月,狮山镇经济促进局共受理技改投资项目备案61个,占南海全区55%;项目计划总投资约10.7亿元,占全区68%,同比递增52.7%。
其中,计划总投资超千万元的技改项目23个,占一季度备案项目数的37.7%,在南海全区也占比56%;计划总投资额约9.5亿元,占一季度技改备案总金额的89.37%,占全区72%,同比递增75.2%;狮山镇新材料、汽车及零部件、光电显示三大产业的技改项目金额约9.17亿元,占第一季度技改项目计划投资总额的91.79%。
从各产业技改项目分析来看,狮山镇第一季度61个技改项目所涉企业数为44家,新材料、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的备案项目数49个,总金额约8.98亿元,占第一季度技改项目备案总金额的84.24%,所涉企业数35家。
“从技改项目的产业类型可以看出,狮山镇新材料产业转型升级可谓是遍地开花。”狮山镇经济促进局相关负责人分析说,狮山镇新材料产业涵盖范围广泛,按照应用领域来分,包括新型钢铁材料、新型有色金属合金材料、新型建筑材料、新型化工材料等13类。而第一季度狮山镇新材料企业技改项目共备案20个,所涉企业17个,无论是项目个数,还是企业数,占比均达到第一季度技改项目总数约1/3。
值得一提的是,所涉企业的类型包括9家有色金属合金材料企业,约占半数,这与狮山雄厚的有色金属行业基础密切相关。
统计数据显示,狮山镇2018年新材料企业共532家,总产值约567亿元,总纳税额22.17亿元。其中包括坚美铝业、华昌铝业、广亚铝业等铝型材龙头企业所属的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共111家,总产值约255亿元,总纳税额约6.79亿元。
上述负责人表示,自2017年南海区政府成功引入“铝型材产业WTO/TBT研究评议基地”,为了与国际技术性贸易深入接轨,南海铝型材企业纷纷通过转型升级,提高铝型材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应用水平。同时,区、镇两级不断出台支持和鼓励企业转型升级的相关配套政策,促使相关企业加快技改步伐。“可以预见,除铝型材行业外,陶瓷制品、塑料塑胶等基础扎实的传统产业陆续通过技改转型升级,而由此带来的经济增长正能量将持续得到释放。”
日资汽配企业技改势头强劲
适应汽车轻量化引入自动化生产线
除了新材料产业转型升级势头迅猛外,日资汽配企业技改升级势头也同样强劲。统计数据显示,狮山镇一季度汽车及零部件企业技改项目共计18个,超千万项目数13个,所涉企业9个。而日资汽配企业技改项目就有13个,超千万技改项目11个,所涉企业5个。
东普雷(佛山)汽车部件有限公司(下称“东普雷”)就是典型代表。“为应对东风日产客户的一个主打车型,我们新增加了一条生产线。”东普雷相关负责人表示,新生产线是采用热冲压成型的,生产过程中先在加热炉内将钢板加热到900—950℃,再用冲压机成型,最后急速冷却。“新工艺主要是应对新车型在环保和轻量化方面的需求。”
上述负责人还表示,新的生产线加上厂房建设、进口设备等共投入约2亿元,预计今年5月末取得规划、施工许可证,今年6月至2020年4月期间将进行厂房建设、设备导入调试,计划2020年6月正式量产。值得一提的是,这条生产线的自动化率将会达到约70%,预计投产后销售额增加8%,税收增长12%左右。
日资汽配企业“技改”内容除了为适应汽车轻量化的市场要求,引入汽车高强度钢板冲压成型件的新技术、汽车车身热冲压成型生产线外,还包括为提高生产效率、改善产品性能,引入汽车骨架的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既降低能耗又能提高质量的表面处理技术等。
狮山镇日资汽车产业链集聚由来已久,得益于日系三大整车厂落户广州的辐射带动,狮山也渐渐形成日资汽配的产业基地。自2004年日资汽配企业纷纷落户南海,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狮山的日资企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19年1月,狮山镇共有日资企业31家,投资总额达8.59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72亿美元。2018年,31家日资企业实现产值约241.09亿元。其中,日资汽车零部件企业18家规上企业,产值和税收在狮山镇汽车及零部件规上企业的占比均超1/3。
“随着各产业转型升级的深入推进,狮山镇将继续鼓励和支持企业在技术改造、科技创新的路上各显神通,促进技术加速转化成推动经济高速增长的持续动力。”狮山镇相关负责人表示,狮山镇相关职能部门将会继续从企业需求出发进行精细化服务,大力宣传技改政策,加强与企业联动沟通,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加快推动狮山制造业的升级发展,为南海“重振虎威”贡献狮山力量。
主办单位:佛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8:30—12:00 下午14:00—17:30(节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