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网站支持IPv6

黄志豪:趁势而上抢抓湾区建设机遇

发布时间:2019-02-28 珠江时报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我们要抓住机遇,趁势而上,对标最高最好最优,高举改革开放旗帜,勇于担当,善于作为。”昨日下午,市委常委、区委书记黄志豪在南海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闭幕式上,鼓励全区上下振奋精神、凝心聚力、奋力前行,让每项工作都体现南海虎威,再造一个高质量发展新南海。
  会上,黄志豪对南海如何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抓好“五个再造”进行深入阐述。
  再造一个新南海,必须进行空间格局再造。黄志豪谈到,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是作为大湾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它们引领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其中广州、佛山强强联合,起到重要带动作用。随着广深港高铁开通,国家大力支持在高铁沿线和高铁站周边建设合作平台载体,为深化粤港澳合作提供支撑。
  近几年来,南海城市结构、产业结构、人口结构正在发生持续深入的变化。黄志豪表示,南海要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引领下进行新思考、推动新优化、实施新布局,全面推进南海在大湾区建设中,在广佛都市圈建设中的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的再造。其中,围绕“一环两站”,高起点高标准打造新时代创新集聚区,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抢占发展先机;将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南海片区打造成对接广深港澳科创走廊、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门户和关键节点;依托佛山强大制造业基础,在三山-千灯湖片区建设粤港澳合作高端服务示范区;依托佛山西站,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西部枢纽新城。
  再造一个新南海,必须进行产业集群再造。黄志豪谈到,国家正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推进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广东正在打造先进制造创新产业集群,加快世界级的产业集群,培育壮大新一代科技技术。
  “当前,我们制造业的优势在产业配套、在制造品质,瓶颈在科技创新,潜力在金融科技产业跨界融合,抓手在平台建设和项目引进。”黄志豪指出,接下来南海要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服务制造、绿色制造,强化大项目招商,大力打造一批千亿产业集群;推动每一个镇街都聚焦一两个产业方向,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发展特色产业;推动每一个产业都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和研发机构,加快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全球影响力的新时代品牌企业。
  再造一个新南海,必须进行生态环境再造。黄志豪谈到,粤港澳大湾区生态文明建设是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大湾区各个城市都在力争上游,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活圈。今年区委区政府将加大资金投入,在生态环境再造投入资金,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推动治水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还要加快建设“一环生态圈”南海段,进一步提高森林覆盖率。
  再造一个新南海,必须进行基层治理再造。黄志豪指出,广东正在努力建设成为全国最安全稳定,最公平公正,法治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南海发展起步早,同时也积累了一些基层治理难题。”黄志豪谈到,接下来要坚持党建引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进一步优化社会治理网格化工作,努力将南海建设成为全国最安全稳定、最公平公正、法治环境最好地区之一;还将集中力量打造10条乡村振兴示范村居,以里水为试点打造连片乡村振兴先行区,示范引领全区基层治理再造。

-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Email:fshitech@foshan.gov.cn
  •   
  • 咨询热线 管委会:0757-86683830
  •   
  • 地址: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万锦路2号佛山高新区管委会

主办单位:佛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8:30—12:00 下午14:00—17:30(节假日除外)

网站标识码 4406050036

粤ICP备05033683号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361号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3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