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8-09 珠江时报
一个珠江西岸全新旅游胜地,将在佛山高新区崛起。8月5日,在来自粤港澳等地千余名游客的见证下,“缤纷佛高区,绽放粤港澳”2017佛山高新区旅游节于狮山拾贰季生态岛正式拉开帷幕,自此,一场别具佛高区特色的旅游盛事翻开新的篇章。
作为佛山的先进制造业高地,佛高区拥有雄厚的工业旅游资源,而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娱乐休闲资源优势也日渐突出,佛高区“文化+产业”的旅游产业链也正逐渐显现成效。
2017佛山高新区旅游节正是展示佛高区“文化+产业”多元特色旅游的展示窗口,借此窗口不断吸引更多粤港澳大湾区游客,通过立体交通枢纽的作用,以点带面、以面带全,让更多游客走进佛高区,享受高端旅游体验。
多元旅游资源“夺眼球”
佛高区是珠三角对接大西南的桥头堡,交通、地理区位优势突出,底蕴深厚,拥有独特多元的旅游资源。作为全市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科技创新的主要阵地,丰富的产业资源造就了产业旅游创新元素;历史悠久的非遗工艺和浓厚的武术文化氛围,构成了其独具异彩的人文风光;苦瓜、西瓜、桃花等生态农业资源亦为其锦上添花。多元的旅游资源共同铸造了旅游胜地佛高区。
因此,围绕“缤纷佛高区,绽放粤港澳”这个主题,此次佛高区旅游节将开展四大主题活动,分别为“绿色生态之旅”“创新视野之旅”“非遗体验之旅”和“孝德传承之旅”,活动精彩纷呈,包括有2017Beyourself青春π乐城系列活动之“文明旅游,乐在佛高区”新线路体验游、缘喜房车开营仪式、佛山高新区导赏员大赛等,活动将贯穿整个下半年,让游客持续感受到佛高区不一样的精彩。
值得一提的是,佛高区还特地在此次旅游节中加入创新元素,坐落于佛高区核心区狮山镇的缘喜房车营地将于9月开营,是华南地区首个结合园林景观并参照国际房车营地标准建设的营地,届时,将向游客展示多类房车,游客可“零距离”体验“麻雀虽小却五脏俱全”的时尚房车。
上午漫步在桃饼乐园婚俗长廊,吃一个自己亲手做的桃花饼;午后行走在叶问纪念馆,和咏春大师打上一套拳法;傍晚时分坐着房车,再吃上一碗冰镇苦瓜,消去所有暑热……邂逅佛高区,便同时邂逅了产业、农业、人文历史旅游的新奇与浪漫。可以说,佛高区拥有吸引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甚至全国各地的独特气息。
“佛高区有非常多适合我们香港人的游玩项目,尤其是桃花饼是香港人特别喜欢吃的小食。”参加旅游节开幕式的香港某旅行社负责人欧惟杰表示,“旅行社以后会将佛高区作为重点项目推广,多发展亲子游、自由行。”
打造旅游产业链“铸品牌”
作为产业重镇,佛高区核心区狮山镇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创新优势、人才优势、城市品位如今正不断显现。以此为契机,辖区结合品牌南海的战略构想,立足高铁时代来临的实际,全力打造“产城人融合的广佛副中心”。这种共识体现在旅游发展上,就是盘活城市各种旅游资源,融合多种本土特色文化元素,打造“产业+文化”的旅游链条,最终铸造旅游发展的佛高区品牌。
“佛高区旅游文化发展势头良好。”南海区旅游局副局长邵凯健表示,佛山高新区在粤港澳大湾区区位优势明显,当地的叶问咏春等武术文化以及产业、生态、非遗、人文等旅游资源,通过佛山西站的枢纽作用,将能吸引粤港澳大湾区甚至其辐射的全国各地的众多游客,佛高区的旅游文化将不断推向新的高峰。
在深化旅游体验上,佛高区是具备足够诚意的,如定期举行各界人士产业游。“产业+文化”的思路展现了融合发展的潜力,作为佛高区工业旅游合作企业,佛山市御品食品有限公司在产业和文化结合方面“经验老道”。御品于2015年成立“桃花饼文化创意乐园”,并设立了多个活动区域,如可容纳100多人同时体验DIY制饼乐趣的演艺大厅,可供大小团体开展活动的小课堂,集广府节庆、婚嫁、名人、粤剧等元素于一体的广府文化体验馆,汇集狮山手信和当地特产的展销场和水吧。四大主题中心成功营造“好玩、好吃、好看”的欢乐气氛,使游客感受到广府文化与本土特产的魅力之余,能够参与到桃花文化的传播。而这一多元体验,正是本次佛高区旅游节四大主题行程“非遗体验之旅”的活动项目之一。
拓展“文化+产业”的旅游新业态,也是此次佛高区旅游节的“小目标”。系列活动将立足“产城人融合的广佛副中心”的发展战略,借佛高区蓬勃发展的产业之力,融合传统文化元素,同时引入房车等创新元素,不断整合多元旅游资源,通过跨界行业结合,打造“文化+产业”旅游链,借粤港澳大湾区的辐射作用,展现佛高区“宜居宜商宜业”的城市风貌,铸造佛高区旅游品牌。
交通枢纽建设“拓市场”
驻足狮山博爱路,不时会看到飞驰的城轨列车,在狮山站停靠片刻后,便呼啸而去,半小时后,这班列车将抵达广州火车站。广佛“半小时经济圈”效应已经实现。
广佛肇城际轨道交通引领佛高区融入广佛半小时经济圈,缩短了广州、肇庆与狮山镇的距离。“只要半个小时,坐城轨来狮山就像在广州坐地铁一样,没有距离感。”乘坐城轨从广州来狮山镇参加旅游节活动的陈丽说,“以后我会叫朋友和家人有空就来狮山玩。”
城轨拉近了佛高区与广州、肇庆的距离,佛山机场则为佛高区旅游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为佛高区汇聚人流、物流、信息流,实现旅游资源的有效衔接,助力佛高区旅游再上新台阶。
而佛山西站则为佛高区的旅游资源向外延伸、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带来更大可能。佛山西站启用后,将成为继广州南站后,广佛都市圈内又一个高铁交通枢纽,毋庸置疑将为佛山旅游带来新的发展契机,把佛高区推向更多的高铁沿线城市。
依托强大的交通枢纽作用,南国桃园、孝德湖等旅游资源将被进一步激活,生菜宴、树本善堂、咏春、孝德等特色文化将得到更好的传播,佛高区的多元旅游资源将进一步走向粤港澳大湾区甚至亚洲片区。佛高区一个个文化底蕴深厚、生态环境优美、科技力量创新的旅游景观,将在一列列高速飞驰的动车、一架架展翅起航的飞机上,焕发光彩。
狮山镇党委委员、镇团委书记关钧宜对旅游节寄予厚望:“希望通过旅游节系列活动,将佛高区现有传统和现代、产业和文化及生态资源做一个资源整合,让整个珠三角、粤港澳地区游客能来佛高区游玩、休闲,对佛高区旅游资源有更全面的了解。”
活动聚焦
金箔锻造技艺:匠心创新“传精神”
当旅游邂逅文化,旅游便有了灵魂。早在2012年,佛山金箔锻造技艺就已入选了“广东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金箔锻造,一个许多人都感到陌生的名词,却凝聚了吴炜全及其父辈三代人的心血与坚持。与佛山许多传统手工艺一样,金箔锻造正面临着时代发展洪流的冲击,生存空间也逐渐萎缩。幸运的是,佛高区“产业+旅游”的发展模式,打开了吴氏企业传承创新的新窗口。
“过去旅游与文化分开,如今政府举办旅游节,其实就是将二者相结合,使旅游蕴含了本土的文化元素,这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无疑会起到一个很好的推动作用,也会使像金箔锻造这样的传统工艺成为佛高区的特色名片。”吴炜全是广东金箔锻造技术的第三代传承人,此次旅游节的顺利启动,让他看到了金箔锻造技艺的发展前景。
金箔锻造技艺的传承之难,在于其复杂繁琐的制作工序,一克黄金要变成薄如蝉翼的箔纸,至少需要16道工序历时7天方能成形。“箔纸打造是越薄越考验功夫,技艺好的话,一克金打造的箔纸可由本来的5张变为10张。”吴炜全介绍,金箔关键在于人工捶打,需要耗费许多精力和时间,这也是匠人精神所在。深知传承之难的他十分珍惜这次旅游节的契机,“我们会借助本次旅游节,为游客提供开放式体验,让他们的旅游体验不仅是简单的观光,而是更加深切的体验。”据了解,旅游节期间,游客可亲临作坊现场,感受金箔的温度,锻造自己心中的美好工艺品,领略传统技艺的独特魅力。
为进一步推动产业发展,提高佛山金箔的知名度,吴炜全立足当前的政策和科技资源,探索金箔锻造技艺发展的新可能性。“现在政府提倡品牌效应,品牌效应加上资源整合再加上创新,这些是我现在最主要做的。”吴炜全把金箔创新性地升华至高级的工艺美术品,使文化传承变得更加鲜活。吴氏等传统手艺人对非遗传承的匠心精神,将会在佛高区旅游推广中得到更深刻的传播。
延伸阅读
叶问咏春:佛高区旅游特色名片
“习武先立品、重节而轻利”,短短十字,却是咏春宗师叶问始终坚持的原则。回望叶问的一生,回顾咏春的发展历史,叶问与咏春,二者血肉相连、密不可分。叶问咏春,早已成为佛高区的旅游特色名片。
叶问作为世界著名武术家、咏春拳一代宗师,对咏春拳的发展乃至中华武术文化在世界的传播有着巨大的影响,其热爱中华民族、崇德重礼、轻利重义的高洁品格更让人肃然起敬。为传承叶问宗师的精神,保护、推广咏春文化,全力打造咏春文化的传承基地、交流中心,佛高区核心区特建设叶问纪念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咏春拳·叶问宗支”的保护单位,叶问纪念馆也成为本次旅游节的亮点之一。
在传承与弘扬咏春文化上,佛高区的努力从未停歇。咏春进校园、进村居,千人咏春展示等普及性活动,佛山咏春无影手传统黐手比赛、粤港澳咏春拳精英交流赛、世界咏春拳大赛等多场咏春赛事,都在助力咏春文化走向世界。得益于政府的大力宣传,近年来,佛山咏春在海内外的名声和影响力日益扩大。
值得关注的是,2017“武动中国·咏耀世界”佛山高新区第四届国际咏春大赛华南区套路选拔赛即将在本月拉开战幕,届时,来自华南各地的武术高手将登台亮相。活动目前已吸引超过1000人报名参加。
为更好地推动世界对佛高区、对咏春文化的关注,未来,佛高区还将以青春π乐城营造青创氛围,打造咏春拳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建立咏春国际资料数据库,打造咏春拳国际训练基地,并以国际咏春赛事塑造世界功夫之城。
统筹/珠江时报记者陆惠嫦文/见习记者刘嶒黄婉滢通讯员佛高宣
主办单位:佛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8:30—12:00 下午14:00—17:30(节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