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网站支持IPv6

佛高区打造佛山式创新样本

发布时间:2016-11-23 珠江时报

  在中国特色小镇建设如火如荼开展的背景下,坚守制造业创新的佛高区,将如何探索一条新型的特色小镇建设道路呢?

  昨日,第三届“狮山论坛”举行,论坛主题为“新型城镇化视野下的中国特色小镇路径”,聚焦从产业集群到科技创新小镇群,以佛高区为标杆探寻中国特色小镇建设如何实现产城人融合发展,如何引领国家高新区转型发展,如何推动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各路专家学者们“头脑风暴”式地为佛高区探索中国特色小镇建设新路径提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见。

  关键词 城镇化

  特色小镇搭建新型城镇化新平台

  集“小而特、小而优、小而美、小而精”等特点于一身的特色小镇,为佛高区城镇化发展创新提供了生动鲜活的案例,为新常态下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思路。《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鲜明、产城融合、充满魅力的小城镇”。小城镇发展正在成为中国新兴城镇化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与此同时,特色小镇的发展也面临着产业转型、改善民生、政务管理和社会治理等方面的一系列挑战。

  专家学者们认为,特色小镇是新型城镇化的新平台,佛高区的城镇化水平已处于发展的中后期,只有坚持改革创新,将探索城市的转型升级作为主要任务,才能最终承载产业的转型升级。

  解决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

  小镇的活力,来源于产业的发展,没有特色产业或创新产业,小镇将在经济上受到制约,经济不活,小镇则难活。

  科技创新小镇群将如何引领国家高新区转型发展,如何推动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改变的思维是:小城镇并非一定要发展成中小城市,追求小而特、小而优、小而美、小而精正成为当下城镇发展的另一趋势。

  论坛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副主任乔润令说,珠三角多数城镇现正面临着城镇管理体制的束缚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挑战,绿色、低碳、生态小城镇已经成为各类城镇当中最为稀缺的,“因此,佛高区必须走绿色发展之路,从小城镇的外延扩张向内部提质转变。既要有农村的特色,也要有城市的功能,这是未来小城镇发展的方向和潮流。”

  探索差异化发展的新模式

  近年来,作为佛山高新区核心园区所在地,狮山镇始终坚定不移地走产业强镇之路,依托产业发展平台,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未来,佛高区将如何推动传统产业加速转型和新兴产业加速发展,最终形成高端产业集群,这些问题值得思考。

  “特色是特色小镇的命脉,因地制宜是特色小镇的灵魂。要打造科技创新的特色小镇,就必须在城镇化的几个领域上实现重大创新。”乔润令建议,佛山高新区打造科技创新小镇群,要从特色取胜,探索差异化发展的新模式。要树立小规模、紧凑型、集约发展的新追求,突出跨界、融合、共享。在城镇规划上,要混合规划、多规融合,最终打造出市场化建设模式、运营机制的新样板。

  乔润令同时提醒,发展特色小镇需要创新发展模式,其建设应有别于“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小城镇小创业,“它一定要有产业和文化特色。其次,关键是小。建设特色小镇,要的是从数量到质量的提升,是从外延向内涵的转变。只有小而特,小而优,小而精,小而美,才能发挥特色小镇集约发展的优势。”乔润令表示,在特色小镇的整个开发过程,从起步的时候就要讲求“融合”。一个规划、一张图、一张表,就干到底,这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 人才

  携手高校培育精英人才

  “我们总部在北京,去年正式进入华南市场,这次签约进入佛高区I.T.小镇,希望打造华南研发基地,联手政府,为智能公共交通安全作贡献。”中天思创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傅江峰表示,选择落户佛高区,是因为这里政府服务效率高,周边又有很多高校,可以很好地促进产学研转化互动,另外这里的环境也很优雅。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佛山高新区正以巨龙昂首的姿态,站在珠江西岸的前列,站在时代转型的风口浪尖上。与其说,发展科技创新小镇群是科技创新的竞争,还不如说这是人才的竞争。产业发展与人才创新的“水乳交融”为佛山高新区的冲刺全国20强提供了持续的动力。

  社会变革带来创新机遇

  作为中国第一家上市的软件企业,东软集团自1991年成立,从最初的做软件到变身系统集成商,再到解决方案供应商和国际化外包业务,历经了多次转型。目前,东软集团先后在大连、成都、狮山投建高校,为当地培育了大量IT人才。

  今年3月,佛山高新区正式携手东软集团,合作共建首个IT创业园区(佛山高新区东软华南IT创业园),为其建设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广东园)添加创新活力。

  “信息技术产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和社交媒体等新技术、新应用快速兴起,带动了信息技术与行业应用的深度融合,也推动了经济、文化和社会的深刻变革。”东软集团董事长兼CEO刘积仁表示,在当前的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变革时代背景下,软件与信息技术将获得巨大的发展契机,IT将成为佛高区产业变革的重要助推力。

  借力高校发展智慧小镇

  在谈到科技创新小镇群要怎么建设的问题上,刘积仁表示,大学是创业最好的孵化器,创业的核心则是人才。他建议,高校周围可发展智慧小镇,东软会与佛高区共同设立创业投资基金,全面推进东软共创平台、云医院等项目,同时深入构建互联网人才的联合培养生态链条。“我相信未来的南海大学城将是一个智慧时尚、高雅宜居的创业乐土。”刘积仁说。

  借力高校发展智慧小镇,利用小镇的产业集聚推动高校的建设。对此,佛山科技学院副校长傅江景表示,小镇群的建设形成了强大的“市场”,为佛科院在技术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了指引。“我们将重点关注佛高区产业,就智能制造、IT信息、生物制药、制造服务2.5产业等产业领域提供人才支撑。”

  据了解,目前佛科院已确定明年正式搬迁至南海大学城的仙溪湖畔,在此次科技创新小镇群的规划中,星光小镇将依托佛科院的教育与科研优势,围绕制造业创新,探索产学研合作新模式,建设佛山产学研融合发展示范基地。大力推进创新型人才培养、行业关键性与共性技术研发基地以及大学生创业孵化。

  傅江景透露,接下来佛科院将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聚焦为佛山产业服务,请企业家为课程体系进行设计。同时,计划举办产业学院,让所有工科学院牵手企业,让学生走进企业,在产业学院中进行实验以及论文研究,以增强对产业的认识。

  关键词 产城人

  文化与发展融合产业与科创并进

  狮山镇提出建设“产城人融合的广佛副中心”,打造“近者悦,远者来”的品质生活之城,这同样影响着佛高区的发展变数。城市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绿色和谐发展,如何将发展与文化融合,小镇群在抓科技创新以外,还要融合哪些要素,都值得我们思考。

  引领“产城人”融合发展

  在傅江景看来,佛山高新区科技创新小镇群是城市化程度比较高的“社区”,将反哺高校,带来巨大的消费市场。“星光小镇以佛科院为主体,因此,佛科院首先要把学校建设好,建好学校后就是星光小镇的一个很好的硬件支撑。而后,对周边环境有很好的影响。”傅江景认为,未来佛山高新区科技创新小镇群应该追求这样的目标:特色产业聚集,知识技术外溢,能力资源共享,市场相对完备,文化生活丰富,文明生态友好。

  对此,乔润令论坛上再三强调,打造科技创新小镇群将引领“产城人”融合发展,因此,特色小镇一定要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和条件特色发展,每个小镇都是独特的,越是因地制宜,越能做出特色,规划和产业要量身定做。亲近自然、开发软资源将是小城镇发展的新优势。

  依托产业集聚突出特色

  “佛山高新区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及创业平台,但要把平台发挥好,关键在人才。休闲、娱乐、公共交通、创业氛围等软环境都将是未来科技创新小镇群要重点做的。”广工大数控研究院院长杨海东回忆起2012年初至佛高区时的情景,感慨:“南海是一座包容开放的城市,这里的产业集群发展,打造科技创新小镇群正当时。”

  在当天发布的科技创新小镇群的规划中,五个科技创新小镇,均是依托高新区原有的产业集聚基础,突出特色,打造创新型产业集群,比如智造小镇,着力发展3D打印、智能装备等领域的先进制造业,将打造成为珠江西岸智能制造领域独具特色的创新创业小镇。

  用特色小镇群支持高新区的发展,在国内无疑是一次大胆创新。佛山正在推动以产业为引领的“城产人”融合发展,向更加注重以城市为引领的“城产人”融合发展转变。南海推进特色小镇建设,全面构建产业创新生态,致力打造为水环绿绕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核心区、“产城人”融合的“科技创新小镇群”示范区,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创新样本”,打造一批独具特色和魅力的统筹城乡发展新板块,将为佛山城产人融合发展探索新路径。

  精彩语录

  未来佛山高新区科技创新小镇群应该追求这样的目标:特色产业聚集,知识技术外溢,能力资源共享,市场相对完备,文化生活丰富,文明生态友好。

  ——傅江景(佛山科技学院副校长)

  希望佛山高新区科技创新小镇能成为南海产业发展的发动机,创业者的乐园,高校成果转化的高地。

  ——杨海东(广工大数控研究院院长)

  南海有较成熟的产业基础,希望科技创新小镇群的打造能引领南海的产业转型升级发展。

  ——乔润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副主任)

  统筹/珠江时报记者谭骥特约通讯员何美芬文/特约通讯员何美芬珠江时报记者潘展虹陆惠嫦通讯员佛高宣图/珠江时报记者穆纪武

-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Email:fshitech@foshan.gov.cn
  •   
  • 咨询热线 管委会:0757-86683830
  •   
  • 地址: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万锦路2号佛山高新区管委会

主办单位:佛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8:30—12:00 下午14:00—17:30(节假日除外)

网站标识码 4406050036

粤ICP备05033683号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361号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3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