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网站支持IPv6

佛山市第二届国际青年人才交流大会诚邀海内外英才参加!

发布时间:2024-11-19 人才佛山

1.png


这里是“功夫之城”

黄飞鸿的佛山无影脚

叶问、李小龙的咏春拳等享誉全球!

这里还是“美食之都”

无论是街头小店还是老字号美食

佛山都能给你惊叹的美食体验!


2.png

佛山美食


  

佛山·功夫之城

FOSHAN · KungFu City


3.png


欢乐海岸PLUS


这里还是工业强市、制造之都,拥有装备制造、泛家居2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和10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市场主体超170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1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1万家。


4.png



2023年佛山GDP突破1.3万亿元、稳坐广东经济第三城的位置,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3万亿元,顺利跻身中国工业第四城。


这座功夫之城、制造业大市中的“顶流”

现面向全球人才发出诚挚邀约:

欢迎各路英才参加

佛山市第二届国际青年人才交流大会

开展跨学科多领域学术交流

实地考察佛山科技和产业、人文环境


报名条件


1.一般应为年龄40周岁以下(1985年1月1日后出生),具有博士学位,取得博士学位后在海外的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研发职位,且连续工作24个月以上,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成果,具有成为该领域带头人发展潜力的人才。

具有海内外知名大学博士学位,或具有海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研发工作经历,成果突出者,不受前述条件限制可报名参会。

2.符合佛山用人单位需求专业方向,包括有意向到佛山发展,或者有意向与佛山用人单位开展合作交流。

  

专业方向


1.佛山大学

围绕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和发展的重点学科领域,专业包括但不限于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高分子材料、能源材料、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空间安全、软件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讯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物理学、基础数学、计算数学、计算机科学、畜牧学、兽医学、水产、生物信息学与计算生物学、遗传学、动物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理学、发育生物学、口腔医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药学及相关交叉学科。


2.季华实验室

围绕高端装备研发及产业化方向,专业包括但不限于机械工程、光学工程、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与工程、物理、化学等及相关交叉学科。


3.仙湖实验室

氢能与燃料电池、氨氢融合新能源技术、材料第一原理计算、能源材料跨尺度模拟和数据驱动人工智能在材料中应用、先进复合材料和结构等相关专业方向。


4.佛山职业技术学院

主要面向机械设计与制造、自动化控制、大数据技术、物联网技术、产品设计、汽车制造、经济管理等相关方向。


5.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电子与信息、智能装备制造、能源与节能产品开发领域,从事物联网、智能传感、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与数字孪生、机器视觉、新型储能,绿色能源开发与应用等专业方向的研究和应用。


6.美的集团

计算机相关专业,电力电子/电气工程相关专业,机械、机电一体化等相关专业、物理学、材料物理学、材料化学、材料工程、物理化学及相关学科。


扫描下方二维码,了解更多专业方向

及用人单位岗位需求!!!

5.png



报名方式


有意向且符合报名条件者,请于北京时间2024年12月15前扫描下方二维码报名,主办方将组织专家对报名人员进行资格审核和综合评价,将于12月初陆续向受邀人才发送参会邀请函。


  6.png


  

支持与保障


7.png



参会资助:本次会议采取线下形式召开,佛山将为参会人才统一安排会议期间食宿,并按标准报销往返交通费用(具体事宜将随邀请函一同发送)。


落地资助:除企业薪资外,将协助申请国家、省、市、区有关奖励,符合条件的最高可达750万元。符合条件的,个人所得税超15%部分可依法规申请享受免征或地方补贴。可按程序申领优粤佛山卡,享受有关医疗保障、子女入学等方面政策待遇。


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

陈女士 13727517087(微信同号)

黄女士 17512056627(微信同号)

刘先生 13630139172(微信同号)


邮箱地址

fsszhr@fstalentdev.com

  

重点参会企事业单位介绍

  



佛山大学


8.png




佛山大学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高校,肇始于1958年创办的佛山师范学院和华南农学院佛山分院,迄今已有66年办学历史,是一所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的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

学校现有20个二级学院(部),拥有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1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6个ESI全球排名前1%的学科;10个广东省重点学科;拥有国家标准委国家氢能技术标准创新基地(佛山)1个,粤港澳联合实验室1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9个,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0个。2021—2023年连续三年跻身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1000强。在2024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主榜单)中,佛山大学位列全国高校第219位,广东高校第11位。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7251人,在校硕士研究生2338人,联招博士61人。学校先后获评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易班全国共建工作示范单位、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全国五四红旗团委、“三下乡”全国优秀单位、全国红十字模范单位、教育部“校企共建创业实践基地”、国家级“星创天地”、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等,粤港澳大湾区(佛山)先进制造业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落户学校。现有教职工1646人,其中专任教师1326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518人,博士学位878人,在聘全职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7人、省部级高层次人才27人,培育国家级高层次人才5人和省级高层次人才14人。

面向未来,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秉持“明德博学、自强有为”校训,遵循“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办学理念,坚持立德树人,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进取品格、基础扎实、功夫到家的高水平应用型创新人才,加快建设成为服务地方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



季华实验室


9.png




季华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是2017年12月启动的首批广东省实验室之一,以打造先进制造科学与技术领域国内一流、国际高端的科技创新平台为目标,重点聚焦新型显示装备、半导体技术与装备、高端数控机床,以及佛山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等四个主要方向开展关键核心技术系统攻关和重大装备研制。

实验室科研园区位于佛山市三龙湾科技城核心区域,占地238亩,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园区一期、二期均获中国建筑行业工程质量最高荣誉“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建有测试中心、光学平台、超滑平台等设备先进、功能齐全的公共科研平台,并面向社会开放仪器设备共享服务。截至2024年10月,实验室现有科研及公共技术部门17个,总人员规模达1204人,其中全职院士1名、双聘院士11名、高层次人才38人,设有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广东省博士工作站,与20余所高校院所联合培养研究生和高技能人才。

实验室累计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70余项,已获批国家新型显示技术创新中心显示装备创新平台、广东省半导体高端装备及关键零部件工程研究中心等。成功研制出OLED喷墨打印装备及其配套墨水材料、SiC高温外延装备、大功率微波电源等系列成果,目前累计申请发明专利2079件,其中已授权1190件,2021至2023年度独有发明专利申请量居全省科研院所前列。孵化20家科技型企业,孵化企业成果转化收益累计合同额超过5亿元。与过百家企业开展合作,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佛山仙湖实验室


10.png




佛山仙湖实验室是广东省重点建设的省实验室,聚焦氢能和氢氨融合新能源领域关键材料与核心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实验室一期建设(2020-2022)投资18.8亿元,建成一流水平的支撑原创性研究和核心技术研发的七大支撑平台、九个研发中心,建有广东省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形成了以院士为核心、国家级高端人才为骨干的科研人才队伍,原创性研究成果在世界顶级期刊《Science》上发表,核心技术取得突破,部分成果实现产业化,通过打造氢能和氢氨融合新能源领域关键材料和运输装备及高温工业碳中和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佛山职业技术学院


已编辑图片




佛山职业技术学院于2000年6月正式挂牌成立,是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佛山市人民政府举办和主管的一所全日制公立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坐落于三水国家级工业园区腹地,总占地面积962亩,建筑面积23.5万平方米,政府总投资11.8亿元,学校全日制在校生超万人。学校是广东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广东省一流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佛山市职业教育基地总部单位,国家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佛山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联盟牵头单位,佛山市职业教育学会牵头单位,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12.png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于1999年3月,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广东省人民政府领导管理、省市区共建的公办高职院校。校园坐落在佛山市顺德区新城区,顺德学院站至广州南站仅需15分钟车程。学校现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双高计划”)立项建设单位(全国前30)。



美的中央研究院


13.png




美的中央研究院成立于2014年,围绕“建立美的技术全球领导力,成为行业创新标杆”的愿景。作为美的最高研究机构,聚焦于中长期共性技术、前瞻技术研究及颠覆性产品平台创新,构建技术壁垒,做集团科技领先的引领者。经过10年的发展,美的中央研究院已经成为国内一流的企业研究中心,累计投入超过24亿,在全球拥有超过500名技术研究人员,其中资深专家与博士数量超过200人。逐步构建与完善“2+4+N”全球研发网络,在中国上海、佛山,美国路易斯维尔,德国斯图加特,日本大阪建立综合品类研发中心,整合全球技术与人才资源,深度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加速创新突破。美的中央研究院布局了流体力学、固体力学、热技术、材料与健康技术、电工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感知技术、先进储能技术、医疗器械研究所以及创新支持中心,已基本完成涵盖基础技术、应用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领域布局。 

美的中央研究院与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3M、BASF、HONEYWELL、SCHOTT等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与14所高校建立了联合实验室,在全球范围内与著名高校、科技企业、创新机构携手共建开放的创新生态,致力成为家电行业全球领先者,新产业国内领先者。



佛山市海天调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14.png


佛山市海天调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拥有员工7800多人,其中本科以上员工占比近50%,硕士及以上员工超400人,外籍及留学归国人才近80人,中高级职称人才达218人,还建立了以海内外优秀博士和高级职称技术人员为技术带头人,优秀硕士和研发工程师为中坚的产业技术创新团队超600人。海天人才队伍中,已累计13人次分别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等国家、省市区各级个人荣誉。广东海天集团旗下设有技术创新平台——海天全球创新中心,有超4000平方米的专业研发场所、各类型研发设备总值超过2000万元,现有海内外专职研发人员80余人,其中博士13人(外籍博士1人)、海外及港澳台留学人员8人;研究人员占职工总数比例达95%、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比例达95%以上。



广东中科半导体微纳制造技术研究院


15.png


广东中科半导体微纳制造技术研究院:广东中科半导体微纳制造技术研究院是由佛山市、南海区共同支持建设的广东省省属事业单位。研究院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及产业技术攻关需求,布局"新型显示与光电探测"、"功率电子与5G通信"、"MEMS智能传感"等研究方向,开展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光电子器件、电子器件、传感器件、精密印刷电子等多种半导体材料与器件工程化研究。研究院面向重大科研任务实施及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建设针对大尺寸材料外延、光电子器件、功率器件、射频器件、传感器件、生物芯片等领域的8吋硅基MEMS和化合物半导体芯片加工中试平台,开展GaN外延材料生长、芯片加工、封装测试等公共服务。研究院立足佛山,辐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服务半导体产业的高水平技术研发和公共服务平台,打造产业技术源头创新基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地、高端人才培养集聚基地。


广东盛路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6.png


广东盛路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盛路通信,股票代码002446),成立于1998年,总部位于广东省佛山市,2010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是国内A股的“天线第一股”。公司持续深耕通信领域,围绕自身专业技术与资源优势,聚焦民用通信和微波电子两大主营业务发展,在超宽带上下变频系统、毫米波通信等关键技术上继续保持行业竞争优势。目前,盛路通信的员工队伍已超过1400人,其中技术人员占比近30%。公司拥有CNAS、CMA国家检测机构资质认证。在知识产权方面,公司拥有400余项专利;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制造业隐形冠军企业以及和谐劳动关系企业;设有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3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Email:fshitech@foshan.gov.cn
  •   
  • 咨询热线 管委会:0757-86683830
  •   
  • 地址: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万锦路2号佛山高新区管委会

主办单位:佛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8:30—12:00 下午14:00—17:30(节假日除外)

网站标识码 4406050036

粤ICP备05033683号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361号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361号